1月2日讯 在中国足协的U17联赛结束后,《足球报》发文建议中国青少年足球需要好好“补课”,而且在青少年足球赛事的赛程规划上,应该要更为合理科学。
《足球报》认为,2023年以及未来两三年,中国青少年足球的首要目标不是实现大的发展,而是“补课”。就整体层面而言,良好的赛事体系,是补课的关键。2023年度,各项赛事全面回归,让人眼前一亮,赛事组织者也竭尽所能,希望促进青少年足球发展,但由于缺乏协调且比赛被迫在下半年进行,整个赛事体系是混乱状态。
以泰山U17队为例,2023年度,他们打了48场正式比赛,其中U17联赛三个阶段总计19场比赛;学青会两个阶段总计11场比赛;中青赛四个阶段(大区预选赛及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)总计18场比赛。48场比赛不算多,但也不算少,如果合理规划,锻炼价值是非常大的。
但实际上,呈现的却是混乱状态,泰山U17队打的48场比赛,上半年只有一个阶段的4场比赛,为中青赛U17组的大区预选赛,对手是学校球队和地方青训机构,比赛质量一般,到了下半年(6月30日U17联赛预选赛阶段打响),他们一口气打了8个阶段总计44场比赛,这就非常恐怖了。
期间由于赛程冲突,泰山U17队还曾经一分为二,同时打两项赛事,8个阶段的比赛,泰山直到中青赛总决赛第三阶段和U17联赛第三阶段才可以系统备战,前6个阶段,基本上是疲于奔命,阵容不断调整,甚至不得不放弃成绩目标,也是到了最后两个阶段,阵容才完整,最终,他们在2023年中国足球最后一项赛事也就是U17联赛争冠组比赛中夺冠。申花的情况类似,有申花球迷笑言,申花U17队是一支队伍分成好几个队同时打比赛,因为他们还要参加上海市的比赛。
如果48场比赛全年均衡分布,那么,比赛的锻炼价值就非常大了,自然是对这批孩子最好的“补课”,但现在,比赛挤成一团,“补课”成了玩命,大部分比赛,也就失去了锻炼价值。
所以,在赛事全面回归的情况下,2024年度,中国青少年的各项赛事一定要做好协调,建立完善的赛程赛历,突出U13中青赛、U15联赛、U17联赛、U19中青赛和U21联赛的核心地位,然后均衡发展其他全国性赛事,同时给地方赛事、国际国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预留出时间,如此才叫“补课”。